微信公众号: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

健康讲堂

关于心力衰竭预防与调摄,中医指南怎么说?

2023-03-23

心力衰竭(简称“心衰”)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。心衰临床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,目前中医药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应用尤为广泛,且临床实践提示具有显著的临床特色和疗效优势。


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/或功能的异常改变,使心室收缩和/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,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。根据发生时间和速度,心衰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。


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,可转为慢性心衰;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,而需住院治疗。


西医诊断标准参照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》,根据左室射血分数(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,LVEF),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(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,HFrEF)(LVEF<40%)、 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(heart failure with mid-range ejection fraction, HFmrEF)(40%≤LVEF<50%)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(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, HFpEF)(LVEF≥50%)。


中医基本证候特征可用气虚血瘀概括,在此基础上本虚可有阴虚、阳虚,甚至发生阴阳两虚、阴竭阳脱,标实兼有痰饮。参考《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》,分为气虚血瘀证、气阴两虚血瘀证、阳气亏虚血瘀证3种基本证型,各基本证型均可兼痰饮。


慢性心衰重在预防,预防的根本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,如高血压病、冠心病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心律失常等,消除导致慢性心衰的各种诱发因素。应合理休息,适当活动;避免七情过极,注意精神调摄;避免受凉感冒;避免不良刺激;饮食要清淡,忌膏粱厚味、暴饮暴食。


重度心衰患者应严格限制下床活动,卧床体位以半卧位为宜;轻中度心衰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训练,鼓励并指导进行不加重心衰的日常体力活动。


对于所有证型的患者,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太极拳或八段锦锻炼。


  • 太极拳可改善HFrEF患者的生活质量,提高运动耐量(6MWD)、LVEF,降低BNP水平;改善HFpEF患者的生活质量、NYHA心功能分级,提高运动耐量(6MWD)、LVEF,降低BNP水平。

  • 八段锦可改善HFrEF患者生活质量,提高运动耐量(6MWD)、LVEF;降低HFpEF患者BNP水平。

运动量为每日1次,每次30~60min,疗程至少12周;可根据个人耐受程度从低运动量开始,随疗程逐渐增加至常规运动量。


对于阳气亏虚血瘀证患者,推荐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三伏贴。


三伏贴可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、NYHA心功能分级,提高运动耐量(6MWD),降低NT-proBNP水平。药物组成:党参30g、黄芪30g、丹参30g、红花30g、炮附片30g、商陆30g、葶苈子30g、三七15g;


使用方法:上药研磨成粉,用新鲜的生姜汁调匀成膏状,取适量置于治疗贴上,敷贴于膻中、神阙及双侧内关、心俞、厥阴俞、肾俞等穴位;使用时间:从三伏天第一天开始进行敷贴,隔日敷贴1次,每次敷贴4~6h,直至出伏,敷贴时间根据个体差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。


文章参考引用: 


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(2022年)[J/OL].中医杂志:1-14[2023-03-22].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