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公众号: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

健康讲堂

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娃娃抓起

2022-06-05

骨量减少是疏松的“前奏”

骨骼由有机物(主要指骨胶原)和无机矿物质(主要指钙和磷酸盐)所构成。如果把骨骼比作是一座房子,有机物相当于房子的钢筋,提供了骨骼的柔韧度;无机矿物质相当于混凝土(水泥),提供了骨骼的硬度,两者有机结合,骨骼才能既坚固又有韧性。

我们的骨头时时刻刻都处在不断重塑的过程中,破骨细胞不断地消灭“受损或老化”的旧骨,成骨细胞不断促进新骨的形成,完成骨骼的新旧交替。

随着机体的衰老、激素的变化,成骨细胞促进新骨形成的能力逐渐减弱,消灭旧骨的破骨细胞能力相对增强,骨骼的分解超过生成,导致骨质丢失。随着骨质的流失,逐渐出现“骨量减少”,再进一步进展就是“骨质疏松”了。

骨质疏松按病因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。

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、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~10年内,大多数骨质疏松病人属于此类;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;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,病因尚不明确。

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任何可以影响骨代谢的疾病(如甲亢、甲旁亢、糖尿病等)、药物(如糖皮质激素、抗抑郁药等)所导致的骨质疏松。

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。

骨质疏松症的不可控因素包括:种族(黄种人介于中间)、高龄、女性绝经、脆性骨折家族史。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。

可控因素包括:体力活动减少、吸烟、过度饮酒、户外日照减少、营养不良等不健康生活方式;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性腺功能减退、糖尿病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;糖皮质激素、抗癫痫药物、肿瘤化疗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。

若将危险因素降至最低,那么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将大大减小。

预防应从小时候开始

儿童和青少年期是骨量增加的关键时期,30岁左右达到最高,医学上称为“峰值骨量”。35岁以后骨量开始下降,女性绝经后,骨量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男性。

如果年轻时尽力提高自己的骨峰值,也就是增加自身体内骨的库存量,到老年后需更长时间才会丢失到骨质疏松状态,那么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会减小。

因此,从儿童、青少年时期起,就应注意均衡膳食营养,饮食勿过咸,多吃含钙磷高的食品,尤其牛奶、奶制品、绿色蔬菜、鱼等。同时要多晒太阳及进行户外运动,不饮酒吸烟,尽量不喝浓茶、咖啡和碳酸饮料。

Baidu
map